机构设置

一、组织机构图



二、各部门职责

1.综合部

1)日常事务管理:科研院内各办公室之间的工作协调,有关工作会议的会务安排,办公经费的预算与决算,部内办公制度的制定,文件、机要、信函等的收发与归档,部内办公用品、仪器设备的管理,接待来访、安排走访等。
2)信息化管理:科技年鉴编写,全校年终科研业绩岗位津贴统计分配,论文收录统计管理,年度科研统计、汇编、报表;信息服务与网站管理,参与国内外前沿学术研究动态的搜集整理,学术评审专家库建立和维护,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跟踪调查统计、科研政策研究等。
3)学术组织与机构管理:负责与各级学术学会、行业协会、学术刊物编委等学术组织的联络工作,办理学校教师在其中任职的推荐、登记和任职情况的统计。
4)基地管理:国家级、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基地的组织申报、建设管理等;国家级、省部级各类人才项目的申报、过程管理、结题等工作;校内科研基地申报、审批、验收等管理。
5)学校各类自筹科研经费管理:包括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等。
6)学术委员会秘书处:学术委员会的日程服务工作。

2.科技项目管理部
1)纵向项目管理:各类纵向项目的组织、申报、过程管理、结题管理等。
2)横向项目管理:负责各类横向课题的合同审核、过程管理、结题管理,以及合同**的处理。
3)经费管理:负责协助指导项目申请人合理编制经费预算,具体项目经费分配、预算执行进度通报,经费使用建议、预算调整、决算编制、外部沟通协调等全过程服务,会同这校有关部门做好政策咨询、业务培训、科研合同管理、技术市场登记、税费减免等相关工作。
4)科研信息系统:建立校内科研、财务等部门和院系、项目负责人共享的信息平台,实现科研项目从申报、评审、立项、执行到验收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与服务。


3.专项科研管理部

1)专项项目管理:专项科研项目的组织、申报、过程管理、结题验收、鉴定、报奖等管理工作;专项横向科研项目的合同审查立项、登记管理和结题等管理工作,参与合同**的调解和诉讼。
2)资质与质量管理。
3)专项知识产权与成果管理:负承担专项相关的专利事务及软件著作权等管理工作,负责专项科技成果鉴定材料的审查,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组织鉴定;组织与专项科技奖励的申报。


4.人文社科部
1)文科项目管理:国家社科基金各类项目、教育部人文社科各类项目、北京市教委社科项目、校自主创新项目(人文社会科学部分)、人文社科横向合作项目的申报、项目管理、经费管理及归档工作等。
2)成果管理:各级各类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组织申报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宣传推介、国家社科优秀成果文库的组织申报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归档工作。
3)智库建设规划与管理:负责学校的智库建设的政策制定、实施及管理,以及智库政策向政府或有关部门提供咨询建议等。

5.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部
1)知识产权管理:承担校与专利事务及软件著作权等相关管理工作,以及国际、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等管理工作,承担学校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的日常工作。
2)成果管理:论文、奖励、专利、著作、软件、标准等,年鉴、统计等。
3)奖励办公室:负责科技成果鉴定材料的审查,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组织鉴定;组织与科技有关的各类奖励的申报。

6.重大项目部
1) 收集、发布科技前沿信息和掌握国家大型科研项目信息;组织全校性学术交流,学科交叉项目的组织与凝练;负责学校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。
2)重点策划、组织申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(973计划)、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、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(863)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,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、教育部、国家发改委、工信部、北京市、农业部、环保部等国家部委各类重点重大计划项目。

7.科技政策研究与法律咨询中心
1)开展国家宏观科技战略和科技政策的研究,为学校宏观管理决策和科技发展提供有效支撑。
2)对科技中介服务、科技金融、科技人才等科研管理制度展开研究,为确立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提供相关政策建议。
3)负责学校知识产权政策和法律方面的咨询和统计工作。


8.技术转移中心
1)事务办公室:负责管理中心日常运营,制定相关管理制度,沟通信息资源。
2)区域研究院发展与管理办公室:规范区域研究院的发展和管理,负责学校和区域研究院间的联络工作。
3)学科性公司管理办公室:负责学科性公司的设立、运营管理、绩效考核等工作,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。
4)政产学研合作交流办公室:负责梳理学校技术成果,代表学校组织开展校地、校企交流合作,促进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。
5)成果培育孵化平台:负责学校重大技术成果的遴选-评估-培育-孵化等管理工作,并组织实施,为学校师生创业提供支撑服务。
6)技术成果转移平台:负责搭建以区域研究院、学科性公司、高新院、产业集团等的学校层面的技术转移体系,为成果孵化提供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。负责向国内企业、公司、投资机构等提供成套技术、一条龙工程化技术、共性单元技术等技术转移体系,为成果孵化提供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。
7)国际技术转移平台:负责国际技术成果的信息收集,制定相关转化实施方案,并组织管理。

X